Archives

香港中小企對今年營商環境趨樂觀

香港中小企對今年營商環境趨樂觀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9日公佈2014年第一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調查,綜合營商指數首次升穿50的無變化分界線數值,報53.4,為2012年第三季指數創立以來新高,反映越來越多香港中小企對今年的營商環境持樂觀態度。 綜合營商指數由五個分項組成,包括“招聘意向”、“投資意欲”、“營業狀況”、“盈利表現”和“環球經濟”,各分項指數在本季調查中保持升勢,當中“環球經濟”(43.5)和“盈利表現”(49.9)升幅最大,分別上升4.9及4.6。 行業分類指數方面,製造、進出口貿易及批發、零售三大行業分類指數亦首次同時全部超過50,前景正面。當中以製造業最為樂觀,報58.4,較上一季升10.3。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總經理老少聰表示,隨著傳統的歐美市場回穩,香港製造業中小企對前景最為樂觀,不少業者表示自12月起訂單明顯增加,預期本季的營業狀況將十分理想。 渣打香港中小企業理財總監陳占明表示,綜合指數自2012年推出以來,已上升10.5點,反映香港中小企的信心持續改善。但他提醒,香港中小企應加強留意週邊因素變化,如美國退市所帶來的風險,外匯、利率波動等對盈利的影響。 是次調查於去年12月進行,訪問了816家香港中小企。

港府致力維持 香港營商優勢

港府致力維持 香港營商優勢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表示,自貿區為香港的確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香港必須面對內地城市高速發展所帶來的挑戰,不斷加強本身的競爭力。“香港專業人才彙聚,擁有簡單低稅制、良好的法治和成熟的市場規管制度、一流的基建,連續19年獲得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蘇錦梁表示,在《基本法》的保障下,香港司法獨立;公務員團隊保持廉潔、透明和高效率;資訊自由流通;市民享有言論自由。政府會致力維持這些香港的營商優勢。 蘇錦梁指出,發展香港成為全球的人民幣業務樞紐及國際資產管理中心,以及加強與內地金融合作,將可以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月底舉行深港合作會議 蘇錦梁透露,鄰近的廣東省和深圳市,由於港人港商眾多、交往頻繁,是區域合作的重中之重。特區政府正與廣東省政府積極合作,爭取明年底在粵港率先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廣東省是香港企業投資重地,兩地合作尤其密切。如果粵港能夠率先在明年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將有助港商在不同服務領域及早進入內地市場,也為2015年在全國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產生示範作用。 南沙、橫琴和前海都是國家十二五規劃中的“粵港澳重大合作專案”。蘇錦梁表示,國務院去年6月公佈了《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後,內地當局陸續出臺各項政策的實施細則。在現時22條政策中,有16條已經基本落實。為鼓勵港商參與前海的發展,前海當局推出了部分土地,供在香港註冊的企業投標。 蘇錦梁透露,11月25日,政務司司長將會與深圳市市長在香港共同主持“2013年深港合作會議”,探討如何進一步深化兩地合作,務求以互利互惠的方式,推進彼此的發展。  

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破50點

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破50點 香港特區政府生產力促進局昨日公佈,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最新報53.4點,上升3.4點,首次突破50點的分界線,顯示香港的中小企業對今年一季度的營商環境感到樂觀。 其中,包括製造業、進出口貿易及零售業等三大行業的分類指數均高於50點,顯示行業前景樂觀正面;但地產業繼續因港府的調控辣招影響,相關企業表示較為悲觀,行業分類指數最新報40.9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