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行內立足,「會計牌」便是一切,單單一個會計學位並不足夠。
狹義而言,會計師牌指(Hong Kong Institute of Certified Accountants, HKICPA)會員資格,入會需符合兩基本要求:學歷及經驗:
學歷:現大多數入會者為經公會舉辦之專業課程(Qualification Programme, QP)入會,其主要結構為四module:Financial Reporting、Financial Management、Auditing and Informatio Management及Taxation,通過後再將四科重考一次、為時六小時的Final Professional Exam (FPE)。
QP之入學要求為需符合下列其中之一:
1)認可會計學位,包括大部份香港認可專上學院之會計學位及極少數外國大學頒授之會計學位(老實說,後者的都是四五線大學);
2)其他學位(包括外國大學如LSE、Wharton頒授之會計學位)加貴得令人肉痛的認可轉制課程(Conversion Programme),外國主修會計者可能只須完成香港稅務及法律科目,申請人應向HKICPA查詢;
3)香港會計員(HKIAAT)學歷加上接駁課程(Foundation Programme or Professional Bridge Programme)。
經驗:即所謂Practical Experience Framework,絕對可以以煩死人來形容。
用最簡單的語言是,須在公會指定僱主(Authorized Employer, AE)或指定掃把(Authorized Superior, AS)下工作足夠年數(degree holders三年、Diploma holders四年、其他五年),若然在其他僱主、掃巴下工作則需再加上公會指定的外部指定掃把(External Authorized Superior, EAS)簽名。
香港會計師公會之會員分基本會員(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CPA)及資深會員(Fellow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FCPA),後者為有七年或以上經驗、有相當地位、貢獻之會員,絕非有七年資歷便自動升級。
另有一銜頭為「執業」(Practising)二字,即考取PC或經QP入會而累積四年審計經驗者,有關執業資格須每年更新。雖然有人覺得執業會員自我感覺很好、好像比一般會員稍勝一籌,但所謂執業只是能在審計報告畫烏龜而己。審計只是會計的一個分支,在客戶眼中最受喜愛、尊敬的絕非核數師(不少商人朋友異口同聲形容審計是「貼錢買難受」)而是稅務會計師。